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十四五”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这么干

2022-02-24 09:005100长江有色金属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实施指南》),涵盖了石化、建材、钢铁、有色等17个高耗能行业,提出了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的具体工作方向和目标。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但钢铁工业也是名副其实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十四五”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以下简称《意见》)和《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以下简称《通知》)均对钢铁工业节能降碳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实施指南》是落实《工作方案》、《意见》和《通知》的重要配套文件,对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工序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实施指南》对实现钢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能目标明确,降碳有的放矢

《通知》提出高炉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为361kgce/t、基准水平为435kgce/t,转炉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为-30kgce/t、基准水平为-10kgce/t。《工作方案》、《意见》和《实施指南》均提出,到2025年钢铁行业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实施指南》明确到2025年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即需对高炉、转炉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30%产能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现钢铁行业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可显著降碳排放。

(二)节能方向确定,降碳精准施策

《实施指南》提出以加强先进技术攻关、培育标杆示范企业,加快成熟工艺普及推广、有序推动改造升级作为钢铁行业节能工作方向,节能降碳减污协同推进。根据《通知》提出的高炉工序、转炉工序及电弧炉冶炼工序的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指标值,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炉和转炉工序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均约占30%,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分别仅占4%和6%,能效提升空间较大。《实施指南》确定了工作方向,引导钢铁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装备能效水平,促使行业能耗降低,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三)节能改造升级,降碳必经之路

生产过程节能管控是现阶段实现钢铁行业碳减排的必经之路,牵住能源这个“牛鼻子”,有效地促进生产企业改造升级以节约煤、气、电,进而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工艺流程以碳排放量高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约占90%,其严重依赖煤基化石能源,是导致碳排放量较高的主要因素。参照《实施指南》,在烧结、焦化、炼铁、炼钢等主工序中加快推广应用成熟节能技术,有序推动生产装备改造升级,是实现钢铁行业降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施指南》明确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路径

(一)引导改造升级,促进节能降碳

以《实施指南》提出节能技术为方向,引导能效在标杆水平特别是在基准水平以下的钢铁企业加快绿色工艺技术、余热余能梯级综合利用、能量系统优化、能效管理智能化、通用公辅设施改造、循环经济低碳改造等成熟工艺普及推广,有序推动企业工艺装备改造,提高钢铁行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是实现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技术攻关,培育标杆企业

技术创新是推动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关键力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骨干钢铁企业等多方创新资源,重点围绕副产焦炉煤气或天然气直接还原炼铁、高炉大富氧或富氢冶炼、熔融还原、氢冶炼等低碳前沿技术,以及节能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与装备开展攻关。推动骨干企业运用前沿技术装备,适时建设示范项目,培育节能降碳标杆示范企业,引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促进集聚发展,推进兼并重组

在能效水平目标的约束下,钢铁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节能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的发展理念。发挥骨干钢铁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上优汰劣、产能置换等方式自愿自主开展钢铁行业集聚发展,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和优化布局,促进钢铁行业整体能效的提升。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线向大型化、绿色化、节能化发展,淘汰落后装备,促进节能降碳和提升能效水平。

(四)加快淘汰落后,推动转型升级

《实施指南》明确对于不符合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本)等政策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以及难以在规定时限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基准水平以上的产能,实行淘汰制。对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的产能,利用能效基准水平限定值,充分发挥倒逼作用,加快淘汰高能耗和排放不达标的落后钢铁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

三、结语与建议

《实施指南》以能效目标为抓手、工作方向为指引,将有序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升级改造,使低碳转型真正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层面:建议根据《实施指南》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方案,有力推动钢铁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打造能效标杆企业;积极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科学研究层面:建议聚集科研机构、钢铁产业链各方力量,构建技术创新联盟,着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解决节能降碳技术共性问题,攻克降碳的颠覆性技术,加快对行业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前沿降碳技术的示范应用。

生产企业层面:建议钢铁企业核算自身能效水平、对标标杆或基准水平、找出差距与不足,并深入分析《实施指南》中的成熟工艺、技术和装备,结合自身工艺装备条件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的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方案,并加快实施步伐。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权 威声音 | 抓住机遇 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
编者按:一段时间以来,铝加工业因电解铝属于“两高”行业而受到很大影响,社会上对铝材出口也产生了不同声音。我们认为,保持适度出口是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铝加工业参与全 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必然选择,尤其在当前铝价外强内弱、海外加工费回升的难得窗口期,更应抓住机遇,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 中国铝加工

0评论2022-04-11376

中国铝加工业: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
中国铝加工业中国铝加工业历经20多年的快速发展,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成为全球铝加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  据统计,2021年,中国铝材产量为4470万吨,与上年同比增长6.2%,占全球铝材产量的60%左右,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位,自2001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6%。  电解铝生产过程耗能较多,但铝材在应用过程中又非常有助于很多终端行业节能减排。

0评论2022-04-11203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工作会议 集中力量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4月2日,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总结回顾两年来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实践探索,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

0评论2022-04-11400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工作会议 集中力量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7日 来源:国资委   4月2日,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总结回顾两年来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实践探索,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

0评论2022-04-11417

甘肃发布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
    4月10日,记者从甘肃省发改委获悉,为进一步推动重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近日,甘肃省制定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行业,对标国家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深挖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潜力,推动高能耗企业实施技术

0评论2022-04-11497

马鞍山市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鞍山市重要指示精神,实现将马鞍山市打造成安徽省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新发展定位。以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并进,加快推进我市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奋力谱写“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新篇章为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

0评论2022-04-09133

范顺科:抓住机遇 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
一段时间以来,铝加工业因电解铝属于“两高”行业而受到很大影响,社会上对铝材出口也产生了不同声音。我们认为,保持适度出口是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铝加工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必然选择,尤其在当前铝价外强内弱、海外加工费回升的难得窗口期,更应抓住机遇,推动中国铝材和铝制品高水平出口。  中国铝加工业历经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由小到大、从弱到强

0评论2022-04-09167